首页 > 新闻 > 必威优惠 > “2021年度十大医疗创新”出炉,这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2021年度十大医疗创新”出炉,这些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时间: 2020-10-23 09:40  来源: 动脉网   编辑: 晶晶

  近日,由全球顶级医疗中心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引领的第18届年度医疗创新峰会在线上举行。热点之一是揭晓2021年十大医疗创...

摘要:

  近日,由全球顶级医疗中心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引领的第18届年度医疗创新峰会在线上举行。热点之一是揭晓2021年十大医疗创新产品。专家们选出了十个有望在明年产生影响的突破性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法。这些改变医学的创新,会改变无数患者的人生。

  本次入选的创新技术/疗法,包括CD20靶向疗法ocrelizumab,用于囊性纤维化的新型药物Trikafta,丙肝泛基因型疗法,PARP抑制剂等多款创新药物,涉及血红蛋白病、原发性多发性硬化症、囊性纤维化、丙型肝炎、前列腺癌、偏头痛等疾病。

  除了带读者揭开十大医疗创新诞生的原因外,动脉网对所涉及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也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结合相关企业和市场,努力为读者挖掘背后领域的市场发展潜力。

  血红蛋白病的基因治疗

  >>>>相关疾病现状

  血红蛋白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或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异常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血液病。这种疾病最常见的有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贫血症,每年大约累及全球33万多名儿童。

  地中海贫血患儿大多为地中海地区、非洲和亚洲后裔,我国人群的“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92~14.95%(约3000万人),以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等南方地区多发,中度至重症地贫患者约30万人且正以每年约10%的速度递增。

  地中海贫血通常的治疗费用高、难度大,给数百万计的家庭带来极大困境。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定期输血维持生命,方法之二是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部分能等到合适配型的患者,同时还面临植入失败、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风险。

  另外一种常见的严重遗传性血红蛋白疾病为镰状细胞贫血病。该病特征为红细胞呈镰刀形且异常红细胞大量被破坏造成慢性贫血。镰状细胞贫血在祖先来自南撒哈拉非洲、印度、沙特阿拉伯和地中海国家的人中尤为常见。移民提高了该基因在美洲大陆出现的频率。在南撒哈拉非洲的某些地区,所有儿童中多达2%在出生时患有该病。

  >>>>近年国际研发最新进展

  2019年5月,欧盟批准了蓝鸟生物(Bluebird Bio)一次性基因疗法Zynteglo(LentiGlobin,含βA-T87Q珠蛋白编码基因的自体CD34+细胞)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β型地中海贫血症(TDT)患者,Zynteglo成为全球首个治疗TDT的基因疗法,定价177万美元。随后,EMA又授予了Zynteglo治疗镰状细胞病(SCD)的孤儿药资格(ODD)。今年9月,蓝鸟生物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授予Zynteglo治疗镰状细胞病的优先药物资格(PRIME)。今年1月,FDA授予Aruvant Sciences公司ARU-1801治疗镰状细胞病(SCD)以孤儿药资格。ARU-1801是一种改良的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基因疗法,开发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SCD)和β地中海贫血。

  由瑞士基因编辑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与美国制药公司Vertex Pharmaceuticals合作开展的基因疗法试验CTX001也在1/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中期数据,两名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和一名严重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达到停止依赖输血的效果。

  国内也传来好消息。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必威一betway088 、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开展的“经γ珠蛋白重激活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获得可喜进展,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已摆脱输血依赖,目前已治愈出院。国内外文献显示,此为全国乃至亚洲首次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地中海贫血症的成功案例,也是全球首次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β0/β0型重度地贫的成功案例。

  据中南大学湘雅必威一betway088 血液科陈方平教授表示,“攻克了β0/β0型这一难关,意味着绝大部分输血依赖型β地贫将可以通过此治疗策略得到根治。”未来“γ珠蛋白重激活”技术将成为效果优、可行性大和安全性好的β地贫治疗方案之一。

  原发性多发性硬化治疗新药

  >>>>相关疾病现状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病变,神经髓鞘的破损和剥落致使脊髓、大脑以及视神经功能受到损害,这种损害可引起多种症状,包括肌肉无力,疲劳,难以看清等,并最终导致残疾。多发性硬化症通常在20到50岁之间发病,女性的发生率约为男性的2倍。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据华盛顿大学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发表的数据显示,全球MS病例大约在230万。在我国,多发性硬化属于罕见病,发病率约在1.5-3.2/10万,患者预计约有3万多人。

  想要延缓MS疾病进展,选择性靶向CD20阳性B细胞是一条可行途径——这一类型细胞被认为是造成髓鞘和轴突(神经细胞)损伤的关键性免疫细胞。

  >>>>近年国际相关领域技术最新进展

  2017年3月,FDA批准罗氏的单抗产品“Ocrevus(Ocrelizumab)”用于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RMS)和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PPMS)的治疗,这使之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批治疗2种类型多发性硬化症的疾病修饰疗法,同时也是首个和唯一一个治疗PPMS的疾病修饰疗法。

  Ocrelizumab是一种人源化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地与B细胞表面的CD20结合,而不影响干细胞或血浆细胞,可以发挥神经保护功能。Ocrelizumab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每6个月1次,有望显著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依从性。该药物在发布时,定价为每年费用65000美元。

  连接智能手机的起搏器设备

  >>>>相关疾病现状

  我国心律失常的患者大约有2000万,心衰患者约有450万,每年约54万人心脏性猝死,心脑血管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

  对于用来预防或矫正心律失常、心律不齐的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植入式设备来讲,远程监控是护理的重要部分。在传统的治疗中,这些设备的远程监控通过床旁控制台进行,将相关数据传输给医生。目前,使用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设备的患者有数百万之多,但大部分患者对该设备的功能缺乏基本了解,远程监控的依从性欠佳。

  连接智能手机、带蓝牙功能的起搏器设备可以纠正患者及其心脏治疗之间断开连接的问题,同时还能让患者深入地了解自身健康数据,并将健康信息及时传递给医生,让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互动更为紧密和高效。

  >>>>相关市场情况

  近年来,我国在相关疾病的先进技术和疗法的应用上有了显著提升,心脏起搏器植入量也从2010年的38768例增长至2018年的82779例,但患者需求仍在不断增加。

  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大治疗手段,随着心血管患者对介入治疗需求的增加,我国心脏及大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心脏及大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436亿元,预计2021年规模将达到708亿元。

  由于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我国起搏器市场主要被美敦力、雅培等国际企业垄断;国内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华博医疗、先健科技等占据不到20%的国内市场,在研发技术上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美敦力微型Micra无电极导线心脏起搏器

  >>>>近年国际相关领域技术发展

  2016年4月,FDA批准了Micra产品的上市,美敦力成为当时全球市场上唯一一家经FDA批准认证拥有无导线起搏器的医疗器械巨头。2019年11月,美敦力Micra无导线心脏起搏器——被誉为“全球体积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正式在中国上市,临床应用于心律失常微创手术治疗。

  雅培(Abbott)公司在今年7月6日也宣布其新一代蓝牙连接起搏器和除颤器植入物获得FDA批准。相关设备与雅培的 MyMerlinPulse软件配对后,患者和他们的临床医生可以访问跟踪植入物性能和事件历史的数据。通过MyMerlinPulse应用程序,医生可以持续地远程监控他们的患者,从而识别无症状的发作以及患者触发的传输,这不仅简化了医生及其患者之间的通信,还帮助医生更早地进行干预并减轻临床负担。

  囊性纤维化治疗新药

  >>>>相关疾病现状

  囊性纤维化(CF)是由于编码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CFTR)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CFTR蛋白缺失或功能缺陷引起的遗传病。

  CFTR基因中有约2000个已知的突变,最常见的突变是F508del突变。F508del突变导致两个缺陷,如下图所示:

  由于这些缺陷,许多器官细胞中盐和水的流入流出不均衡,在肺部造成了异常粘稠的粘液积聚,引起慢性肺部感染和进行性肺损伤,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CF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世界卫生组织称,在欧盟,每2000-30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CF 的病患;在美国,CF的发病率在1/3500;在亚洲,CF的诊断有明显的漏诊,因此发病率仍不明朗。

  >>>>近年国际相关领域技术最新进展

  2019年,FDA批准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福泰制药)的组合疗法Trikafta(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上市,有望治疗90%的囊性纤维化患者。除了获得快速跟踪和突破性疗法的名称之外,Trikafta还获得了“孤儿药”称号。

  在组合疗法Trikafta中,elexacaftor是新一代CFTR蛋白矫正剂,它用于恢复携带F508del突变的CFTR蛋白的功能,从而改善CF患者的呼吸功能;tezacaftor可以通过增加CFTR蛋白转运到细胞表面的水平来增强CFTR蛋白功能;ivacaftor可以通过延长细胞表面CFTR蛋白的开放时间来提高缺陷型CFTR蛋白的功能。

  Trikafta的批准,让数千名携带一个F508del基因突变和一个最小功能突变的患者获得靶向囊性纤维化致病机制的创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通用疗法

  >>>>相关疾病现状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最为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素有“沉默杀手”之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因为大多数患者感染后并无明显症状,倘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丙肝可能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HCC)等严重后果。

  作为全球丙肝大国,中国的感染者约有1000万人,是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HCV基因1、2、3和6型占全部病例的96%以上。

  由于基因型异质性和耐药性等复杂原因,从历史上看,丙肝的有效治疗一直是个难题。在近些年,随着丙肝病毒的发现及相关疗法的开发,人类彻底改写了丙肝的治疗格局,完成了从“沉默杀手”到近100%治愈的局面转变。

  >>>>近年国际相关领域技术最新进展

  2019年5月15日,艾伯维旗下Maviret(艾诺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基因1、2、3、4、5或6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无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成人患者。

  Maviret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对于初治、无肝硬化的所有主要基因型(GT1-6)丙肝患者,病毒学治愈率高达99%以上,疗程可短至8周。此前,该药凭借“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明显治疗优势”在中国获得了优先审评资格,并被列入CDE发布的“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

  2019年5月23日,NMPA批准丙通沙(索磷布韦400mg/维帕他韦100mg)用于治疗基因1-6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成人感染患者,同时批准丙通沙联合利巴韦林(RBV)可用于丙肝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成年患者。

  同年12月18日,Vosevi(sofosbuvir/velpatasvir/voxilaprevir,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伏西瑞韦, 400mg/100mg/100mg)获批,用于先前接受一种直接作用抗病毒(DAA)疗法治疗失败、无肝硬化或伴有代偿性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成人感染者的再治疗。Vosevi是全球首个获批作为挽救疗法用于特定丙肝患者的每日一次单一片剂,同时也是吉利德基于SOF的HCV直接作用抗病毒(DAA)药物管线的收官之作。

  今年7月,歌礼制药宣布其公司开发的全口服丙肝治疗方案获NMPA批准上市。这款全口服丙肝治疗方案(RDV/DNV治疗方案)是由拉维达韦(新力莱®)联合达诺瑞韦(戈诺卫®)组成。在中国已完成的II/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过12周治疗,RDV/DNV治疗方案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患者中治愈率(SVR12)达99%,且针对基线发生NS5A耐药突变的患者,100%实现SVR12。

  近几年中国获批的丙肝药物

  通用型丙肝疗法的出现让丙肝成为医学史上屈指可数的能够被治愈的慢性疾病,同时在公共卫生层面减轻了HCV带来的巨大负担。正是如此,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

  提高早产儿肺功能的婴儿正压呼吸系统(Bubble CPAP)

  >>>>相关领域现状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较小,在呼气末肺泡易萎陷,患儿常出现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发绀、发生呼吸衰竭。对于这类早产儿,通常在机械通气时给婴儿使用表面活性物质,不过这种做法可能会对早产儿造成持久地肺损伤,并导致慢性肺病的发展。

  与机械通气不同,婴儿正压呼吸治疗系统(Bubble CPAP)是一种无创通气策略,能够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吸气和呼气相均提供一定的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在呼气相保持呼吸道和肺泡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防止肺泡发生萎陷,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V/Q),维持肺活量。

  当长期使用Bubble CPAP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物理损伤并刺激肺部生长。近年,CPAP技术已成为新生儿病房最常用的呼吸技术。

  >>>>近年国内外市场情况

  在全球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包括费雪派克(Fisher&Paykel Healthcare)和飞利浦(Philips)研发生产的Bubble CPAP。在国内,研发生产Bubble CPAP的企业主要包括南京舒普思达医疗、北京嘉和美康、深圳安保科技、广东鸽子医疗等。

  创新实践和政策变化提高远程医疗的可及性

  >>>>相关领域现状

  在COVID-19流行期间,由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远程医疗服务及产业成为风口。

  >>>>市场情况

  根据CB Insight统计,2020年第1季全球远程医疗新创公司获投事件数,较前一季激增1倍至103次,成为全球创业投资资金的新标的。研调机构Global Market Insights在2019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远程医疗市场预计将从383亿美元,成长到2025年的1305亿美元,平均年复合成长率(CAGR)估达19.2%。

  根据《2020中国互联网医疗报告》,国内自疫情爆发以来,网络医疗平台的咨询量暴增10倍,比预期达标时间早了5年。京东集团从在线跨到线下,旗下医疗保健公司京东健康聚焦于医药健康电商、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及智慧解决方案等领域。疫情下,京东健康结合平安保险集团旗下的“平安好医生”提供患者免费咨询。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在疫情下为湖北居民开设在线诊所,短短5天有10万名病患接受远端咨询。腾讯旗下微医APP动员2万名医师免费在线执业。

  控制产后出血的真空诱导子宫填塞器

  产后出血(Postpartum bleeding)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通常被定义为生产后24小时内失血超过500至1,000毫升。在生产后6周内,产后出血的情形都可能会发生,约有1%至5%的产妇会有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造成全球每年约44,000至86,000件死亡,系生产时死亡的首要死因。

  产后出血的母亲可能需要输血、服用可能引起危险副作用的药物、接受漫长而不舒服的手术,甚至需要紧急切除子宫,失去生育能力。使用球囊压迫子宫内出血部位是很常用的非手术止血方法,但它同时也会使子宫扩大。

  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产后出血的母亲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真空诱导子宫填塞器是一种利用子宫内产生的负压使出血腔塌陷的方法,这种治疗方式比球囊压迫更符合女性生理结构,可以避免侵入式治疗带来的痛苦。真空诱导设备为临床医生治疗产后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新的微创工具。而且,这种设备技术含量低,可以惠及更多患者。

  PARP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

  >>>>相关疾病现状

  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癌症,在全球男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死亡率位居第五。

  由于前列腺癌早期常见症状,包括尿频、排尿困难、夜尿多等,与老年男性常见慢性疾病前列腺炎症状相似,半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前列腺癌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目前美英法德日占据总发患者数的70%。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发病率也在快速提升,由于早期筛查渗透率较低,因此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2020年2月3日,美国癌症协会权威期刊《Cancer》在线发表了全球前列腺癌的疾病负担:2017年全球共有1334314例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其中超过1/5发生在美国;其次是中国,2017年前列腺癌患者144887人。

  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是一种关键的DNA修复酶,在DNA损伤断裂时被激活,从而识别并结合到DNA断裂位置进一步激活、催化受体蛋白的聚ADP核糖基化作用,参与DNA的修复过程。PARP抑制剂通过影响PARP功能而阻碍DNA修复过程,使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细胞死亡。近年来,PARP抑制剂的研发成为抗癌领域的一个热点。

  在乳腺癌、卵巢癌两种女性癌症中,PARP抑制剂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但研究证明,PARP抑制剂也可以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癌。

  >>>>近年市场情况

  2017年,我国前列腺癌用药产业总体市场规模达到了142.82亿元,据智研咨询预测,2030 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患者数量将达到23.7万人,前列腺癌用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

  >>>>近年国际相关领域技术最新进展

  2020年5月,美国FDA批准两款PARP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

  Clovis Oncology公司的Rubraca(rucaparib),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PARP抑制剂,用于治疗携带有BRCA基因突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

  阿斯利康和默沙东联合开发的奥拉帕利,用于治疗携带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mCRPC患者。

  mCRPC是一种严重的前列腺癌类型,患者的癌症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而且即使体内雄激素已经被降到很低的水平,肿瘤仍然继续增殖。尽管针对mCRPC的男性可用的治疗方法有所增加,但患者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PARP抑制剂的获批为mCRP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预防偏头痛的免疫药物

  >>>>相关疾病现状

  偏头痛(migraine)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患者是男性的三倍,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据估计,全球约有13亿偏头痛患者。

  偏头痛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偏头痛无法和根治,只能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等。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在偏头痛发作时,患者血液中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种神经递质)的水平会升高,而三叉神经系统释放的CGRP是触发偏头痛发作的“开关”。这一发现让CGRP信号通路成为治疗偏头痛的热门靶点。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款CGRP受体或CGRP本身的抗体类疗法获批上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最近一年,偏头痛治疗领域迎来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近年国际相关领域技术最新进展

  2019年12月,艾尔建(Allergan)公司开发的CGRP受体拮抗剂ubrogepant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偏头痛。

  2020年2月,美国FDA批准了灵北(Lundbeck)公司的Vyepti(eptinezumab-jjmr)上市,用于成人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据报道,Vyepti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预防偏头痛的静脉注射药物。

  2月末,Biohaven公司宣布,FDA批准Nurtec ODT(rimegepant)用于成人偏头痛(有或无先兆)急性治疗。Nurtec ODT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FDA批准的速效口腔崩解片(ODT)剂型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在临床研究中,单次口服Nurtec ODT 75mg,可在1小时内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正常,对许多患者的持续疗效可达48小时。当时,Nurtec ODT并未获批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

  近日,Biohaven公司又传来喜讯,宣布FDA已受理Nurtec ODT(rimegepant,75mg)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用于预防性治疗偏头痛。FDA已指定该sNDA的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目标日期为2021年第二季度。

相关标签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全球疫情:日增确诊超30万 累计逾38
全球疫情:日增确诊超30万 累计逾3831万例 美国新增逾4.8万例

截至北京时间10月14日6时30分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8315898例,累...[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